精益生产第一招式是组建流线化生产,这个部分老师给我们辅导了,而且效率和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员组建流水线的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了起来。经过一周的忙碌,组建流水线的运动尘埃落定。开始了按照新的生产模式生产。
由于大家习惯了原有的功能式生产模式,对新的流线式生产模式虽然参观学习过,但一旦自己操作起来就漏洞百出,按下葫芦起了瓢。一会机器坏了,一会料断了,一会人员没了,总之,林林总总的问题都出现了,而生产力并没有象实验线那么好。员工来到工厂是挣钱的,生产线开起来总是断断续续,大家的情绪难免浮燥,骂人的、吵闹的、喝斥的声音不绝于耳。
公司陷入了一片焦躁中。又到了许老师从台湾来大陆辅导的日子。我们要召开自主研究会。宣誓过后,是改善办公室汇报改善进度的时间。我针对一段时间来流水线组建过后的情况作了说明。同时,对每个生产科达到的标准产能做了趋势分析,自然是一片红色,所有的科室都没有完成设定的计划。看到这个数据,下面所有的干部哄堂大笑,甚至的的人洋洋得意的看着老师,好象在说:“老头,你的精益生产是阳春白雪,可以用在实验上,但是不能大面积推广。”
许老师从容的站起来,说:“我到现场看过了,这个数据情况我了解。前期你们是对班组长进行了培训,但那是针对他们基础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培训。其实对于精益生产,还有一项能力叫生产技术能力,所谓生产技术能力,是指如何更快、更好、更安全的生产出客户需要的产品。显然,现在你们的班组长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下面所有的人一脸懵逼。当时我的想法是:“老头,你又在胡扯什么?”
“大家想一下,我们的管理对象是什么?”
“这还用问,当然是员工了!”下面有一个组长说。
“除了员工,我们还管理什么?”
没人回答,所有的人都看着他,等待答案。
“除了员工外,我们还要管理机器、材料、方法、环境。”许老师说“所谓机器,即机器的可动率,即机器想用的时候就能开动,保证机器百分之百的开动。这就需要对机器进行全员维护。”接着,他开始给我们讲全员生产保全及材料、方法、环境的管理方法。
“但是,如何把这些整合到一起呢?需要一个班组管理的模式。比如说对生产效率和品质的管理,对于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你们需要一个小时回顾一次,这里有一张《每小时生产管理表》。”他拿出一张胶片,从投影机上投出一张表格,上面有标准产能,实际产能,标准良品率,实际良品率,纵向是从开班到下班每个时段。“这张表的作用象一张指南针,使班组长时刻关注你的产能和效率,如果没有达到,就需要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教导员工使用新的方法,使生产的异常逐步减少。如果在1个节拍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组长要到岗位上去解决问题,如果班组长在8个节拍内不能解决问题,立即汇报给科长,如果科长在20个节拍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即汇报给部门经理。这要形成一个问题解决的机制,同时也是管理的机制。”许老师教我们如何填这张表,同时规定,每个产线的表用三种顔色表示,效率用圆形,品质用方形的纸板,如果效率和品质分别达到了标准要求,则在小时产量结果后面用绿色表示,如果达到了80%以上的标准,则用黄色表示,当科长及经理看到时,需要立即投入解决问题的形动。如果低于80%,则用红色表示。这个表示问题很严重,需要召开跨部门问题解决会议。
《每小时生产管理表》使班组的问题适时显现出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车间的管理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注:车间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模式,丰田的精益生产主要在于快速的暴露问题,快速的解决问题。《每小时生产管理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工具,使问题能够一目了然。同时规定了不同的问题由不同层级的人员来解决,使车间的管理秩序忙而不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