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司精益生产实验线工作的推行,实验线产能的提升,每小时生产力是传统功能线的1.5倍。给公司的所有干部特别是高层造成了震动。使大家认识到了精益生产的魅力。在实验线总结会上,总经理要求要全部生产部门导入精益生产。
因为有实验线两个多月的实践经验,产线的布局、动力布置、产品流动都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每个生产科的科长经常去实验产线溜达,对新的流线化生产也比较熟悉,每个人都觉得信心十足,导入新的生产模式不成问题。
当我们正准备捋起袖子大干时,许老师的辅导时间到了,他看到大家的热情,微笑着说:“你们的热情是对的,但你们思考过没有,功能线和流水线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生产吗?还能有什么区别,不就是造一个高尔夫?”
“是吗?”老师微笑着说,“原来的是功能化生产,磨光的磨光,切削的切削,现在是流线化生产,加工、磨光、打砂、包装都归整到了一块,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原来管理的人员是一个科长加三个副科长,现在要分成一条一条的线,每条线都要有一个组长,全公司至少会分出60多条线,请问,组长从哪里来?“
“同时,你们现在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一旦组成流水线,一个组长要对加工、磨光、打砂、包装进行指导,你们有这方面的人才吗?”老师继续说。
“是呀,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陈总挠着半秃的脑袋说。
大家都看向老师,以求解答案。
“具体来说,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具备工作教导、工作改善、工作关系、工作安全的能力,这就是丰田公司坚持了五十年的TWI班组长能力提升训练,你们需要先遴选出班组长的人选,再对他们进行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这方面的训练讲师,你们可以联系一下。”
接下来,人力资源部开始联系能够讲解TWI的老师,找到了当时比较出名的魏秋和老师,对遴选出来的六十多个班组长进行培训。老师讲的很透彻,主要是分组模拟训练,让大家实际体会班组长应具备的管理技能,而不是在上面干巴巴的讲解。培训过后,班组长都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我们组织的第二场培训是班组长上实验线学习每一个流程的作业,由胡科长讲解,班组长学习,学习后由班组长操作,人力资源打分。只有TWI培训和实验线操作都通过的班组长才能够上岗。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厂里停产开始组建流水线,原来的一个大生产部拆分成16个生产科。工厂内热闹非凡,各科科长开始展开神通,积极的拉拢生产技能好的工人,请客的、吃饭的、送饮料的,一时不亦乐乎。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到了公司不得不出面干预的地步。公司人力资源出面开始对加工、磨光、打砂人员进行技能考核,根据品质、效率等打分,从高到低排列顺序,进行ABCCBA的分组,这样,闹烘烘的氛围才安静下来。
当生产的动力系统、水路系统都设置好后,搬迁改造工作开始开展,组建流水线的任务正式展开。
注:精益生产需要人才支撑,如果没有人才,精益生产就等于一句空话。班组长属于兵头将尾,是生产基层单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果他们的能力上不去,想要进行顺畅的精益生产相当于建立在沙滩上没有地基的房子。丰田等日本公司在时行精益生产前期已经导入了TWI及MTP的培训,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所以,他们再进行推动精益生产时就顺理成章。而国内很多企业一味的在运用价值流、5S、流线化、看板、均衡化等工具,忽视了人才的培育,最后推出来的精益生产往往成了运动,虎头蛇尾。笔者亲身经历了许老师的推行及教导,后来自己又在自己所在的工厂推行精益生产,后从事精益生产咨询时又辅导了一些客户。自己深刻的认知到人才培育对精益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精益生产,我的体悟是:培育人才是精益生产开展的基础。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