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明安运动器械厂五楼是浇铸,主要生产铁杆头,酷热难耐;四楼是加工区,主要是对铁杆头进行钻孔加工,这个楼层平时是油渍斑斑;不良品占了该楼层三分之一的区域;三楼是磨光区,一旦生产,整个车间灰尘弥漫,不良品占据了车间三分之一区域;二楼是打沙包装。平时上班时,整个车间的楼梯是最忙的,要从上到下运货。因为高尔夫球是高档消费品,客户要求对加工后的半成品要进行防护包装。只包装材一项,每年就要耗费三百多万。
精益生产培训过后,老师让我们组织讨论,跟本部门的人讨论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如何能做好精益生产。由于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相当的陌生,在讨论过程中难免漏洞百出,唯部门主管(台干)马首是瞻,但他们对此的认各水平和我们处于同一个水平线,甚至上课时还没有我们认真,难免把真经念歪。
对于精益理论大检讨后,老师要让我们进行精益生产试验线的组建。由我们改善办公室负责找一位试验线负责人,这个人要求起码是副科长以上水平,技术全面,愿意承担责任。当时大家都处于观望时期,找哪个课长他们推诿说自已很忙,找生产科的台湾干部他们诸讥讽说:别当真,玩玩就行。合适的人员找不到,工作一时陷入困境。一天,我在生产线上观察,见到磨光科吴科长正在骂一个胡姓副科长,胡副科长看似委屈极了。我私下打听是怎么回事,有员工告诉我经常这样,科长吹毛求疵,胡副科长无可奈何。我以为这是个机会。
当天晚上,我找到胡副科长,寒喧过后,就请他去外面喝茶。俩人熟络后,我对他说:现在有个机会,你干不干?”“什么机会?”“公司打算推行精益生产,想要组建一条试验线,我看你技术不错,要不要挑头试一下。”“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当时没有什么把握,于是就说,到时可能会分出很多生产科,你想这方面哪个中层干部有你有经验,到时候你领一个生产科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也是啊!”他想了一下“行,干了。”就这样,试验线的干部确定了下来。之后,需要找一些职能部门的人员,如生产维修技术、品质检验、生产排程等部门的人组成一个试验小组,大家一起来进行试验。
接下来,试验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把做产品的机台按照U型布局摆在一起,即前面是两台产品加工机台,接着是磨80号砂轮机、120号砂轮机、160号棉轮机、320号棉轮机、打砂机、包装台。摆好后,许老师要求找每个工位至少找到一个员工。胡副科长就到每个单位去要人,这些单位给的人要么是才到岗的,要么是技术上的瘸子,就这样,我们带着这些歪瓜劣枣开始了我们的精益生产试验之旅。
注:根据深蓝咨询推行精益生产的经验:精益生产的导入是一个慎重的过程,如果高层已经下决心了,先行培训精益生产的理念是要求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谁知;精益生产需要找一块试验田,试验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客户的产品特点进行布局规划。试验成功后精益生产才可以全面推广。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