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09-187  /  15811198626
中国改革最难点在哪?
时间:2013-11-16 来源:深蓝原创 作者:深蓝咨询

    全球瞩目之下,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公报共出现59处改革、44处制度、30处深化,因此被主流媒体誉为改革再出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要完成这一点,关键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也意味着,无论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实现民族复兴,发展还是硬道理,而可持续有质量的发展必须依赖市场的力量,释放社会活力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一个全民创业创富的新浪潮。

    这一切又取决于能否顺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动依法行政,构建现代服务政府,彻底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为市场核心地位的确立创造前提。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背景下创造了经济总量增长142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71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十倍)的发展奇迹。

    但随着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困局降临,各类矛盾日益凸显,贫富差距逐步加大,社会阶层渐趋固化,在落后的政绩考核体系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已在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中国公众公民意识觉醒,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高涨,尤其崇尚独立自由的80、90后逐步走向时代中心舞台,对中国梦有更高的预期,对社会公正、权益保护等现代文明的诉求已远远超越父辈的温饱安稳。

    令人忧虑的是,在落后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始终不清晰,权力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严重,尤其是2008年以后,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政府进一步主导了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投资战车借助超额信贷在创造了高增长短期效应之余,留下了巨大后遗症:一是留下巨大通胀隐患,直接危及民生;二是变相推动国家民退,抑制市场活力;三是权力寻租暗流涌动,腐败丛生激起民怨高涨。

    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回潮:占尽上游资源优势的垄断央企一路高歌猛进,大批民企要么苦苦挣扎要么携款外套,寒门子弟不愿创业纷纷加入国考大军。

    在权力一统江湖、包打天下的态势下,市场和社会受到双重抑制,既得利益集团迅速膨胀,不仅危及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直至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主要诱因。政府的急功近利与全社会的浮躁速成、拜金主义交织一处,投机主义披着投资的外衣一路狂奔,对亟待转型升级的实体经济完成沉重一击。

    新一届领导集体成立以来,政治上加大反腐力度,倡导群众路线,推动勤俭节约,经济上推动简政放权、回归市场,一场自我革命就此大幕拉开。

    5月1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表明新一届政府加快转变职能的坚强决心。

    6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例行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决定对新组建国务院机构再取消和下放了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包括取消能源企业发展建设规划审批、铁路客货直通运输审批、出版单位变更登记,下放电力业务许可、港澳台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审批等。

    9月11日,国务院进一步公布《关于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决定》,在前一阶段已经取消和下放两批共计13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基础上,再次取消76项。政府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迈出了新的步伐。

    10月25日国务院部署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是一次有力的延续。

    李克强总理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地方政府抓经济,不是当司机,不是直接开车上路,而是要管好路灯红绿灯,当好警察路灯就是为所有的企业照亮道路,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红绿灯就是讲规则,该走则走、该停则停,也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但他也深知自我革命的艰难:今年5月份以来,各地新一轮简政放权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地方和部门利益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错放、空放、乱放等现象。有的只下放复杂的、管理责任大的,含金量较高的仍然留在手中;有的放权有水分,动辄上百项,但干货不多。

    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便了着眼点和立足点,全面指的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统筹考虑、系统谋划,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权力退出市场全面布局——改革自上而下、注重长远的色彩浓烈。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也体现了中央主导未来改革进程的决心。

    全会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以及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和建设性的说法,期待未来有具体细则出台并得到贯彻落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权力是否真正被装到制度的笼子里,最终实现还权于民,而这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无比艰辛曲折。

    对于一个利益分化、矛盾尖锐的社会而言,随着中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平正义的实现方式也会更加清晰。市场和政府都应扮演推动者:市场创造起点公平——万类霜天竞自由,每个人能获得在公开公正公平环境下创富的机会;政府负责结果公平——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并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分好财税蛋糕,真正造福公众。

    只有民主法治才能真正厘清两者的使命边界。而这与权力主导的变革本身充满冲突博弈。但中国改革不可逆转,也无路可退。中国注定回不去了。

返回列表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