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积极性不高是很多管理者都比较头痛的问题,尤其是95后、00后员工步入职场以来,好像更难管理。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都能够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甚至因此而直接离职,留下管理者一脸懵逼。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工作更有成效成了众多管理人员的一个难题。
从90后的一代开始,员工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个性,简单的通过职务上的权利督促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已经越来越行不通,甚至起到反作用,尤其是对于没有明确标准化,需要员工发挥自身创造力的知识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组织对于管理人员的领导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能激励团队,也就意味着绩效的达成可能会存在问题。这个问题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想到可行的方式去解决。
其实,要提高积极性的措施并不难想到,无非就是找到这个人的需求点,只要能采取措施,激发这个员工为了这个需求而努力,就一定能提高积极性。人的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每一个阶段可能侧重点也都不一样,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一步就是要保持信息的通畅度,多关心员工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这样就基本能把握每个员工基本的需求点。
第二步,围绕需求点设计合理的方式,比如物质层面的激励是非常关键的,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目标,并且设置对应的激励措施,帮助员工分析目标,找寻实施路径,让员工看到通过努力的确可以完成,奖金因此就可以拿到手里。如果员工认为目标就无法实现,而上级又只要结果,不太管过程,这种激励就会没有作用,员工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动力。阿里的高管曾经还会把完成任务后的奖金可以帮助员工购买哪些东西,实现哪些愿望,明确的和员工沟通,让员工觉得奖金从一个虚幻的东西变成了具体的画面,动力就会变强。
除了物质层面的激励,精神层面的激励同样很重要,让员工体会到做这件事的意义,让员工能够从做事中体会到成就感,就会迸发出巨大的积极性。这个不等同于画饼,画饼通常虚无缥缈,没有取得员工的认同。使命感价值感不一定来自非常大的方面,可能只是很小的点,比如,医疗机构,帮助一个病人更好的就医,这件事本身可以救死扶伤,这本身就有很强的成就感。
真诚、坦率,通过行动来做好榜样,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合理的目标与实施过程中的帮扶,承诺就一定兑现,这些做好了,无论是XX后都会很吃这一套。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