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具备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
“专精特新”中的“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与大企业配套或协作研发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
“精”指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细分领域在全国有较强的知名度。
“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产品服务独特、独有、独家生产,具有典型资源、地域特色,又带动性和影响力。
“新”指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与新颖化。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侧重于企业规模和增长速度,虽在特定阶段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粗放式发展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国家最高层出台了多项政策,并作为长期战略去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能够让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能力在细分市场上成长为全球头部企业,有助于弥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
2021年1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根据《通知》,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上下联动,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重点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最终通过政策支持和鼓励,打造一批中高端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领域技术和市场领先、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以创新为魂,聚焦细分市场,更强调专业化程度,通过产业分工、利润分层获得行业领域内的相对优势,实现较高的成长性和竞争力。
全国范围内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万家,已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企业1832家。各地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也大致和各省市经济发展现状相符合。
2021-2025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原定安排100亿元,实际上投入资金预算已经远超过这个数字。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